首页  首页资讯  威尼斯welcome登录

“文化空间、建筑与遗产:跨学科对话”博士论坛成功举办

2016-01-25 发布者:admin 发布者: 访问次数:4567

       2016年1月15日,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(ICCRS)成功举办“文化空间、建筑与遗产:跨学科对话”博士生论坛。这次论坛由ICCRS和建工学院建筑系沈杰教授的博士生共同发起和策划,是一次以学生为主导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。

外语学院副院长马博森为论坛致辞,对沈杰教授带领的团队和其他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。沈杰教授表示自己也在外语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,是回学院来学术交流。他指出“当今学术研究一定要体现交叉、跨学科”。规划系的傅舒兰老师是一位八零后年轻的副教授,她回国前在东京大学跟随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(ICOMOS)副秘书长的导师从事遗址管理工作。杨建平老师近年来参与吴老师衢州项目,展开以场所(place)为基础的地方文化遗产研究,如从创伤视角看“衢州教案”、抗战时期“衢州细菌战”遗迹。刘慧梅老师介绍了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的近年研究、她本人的休闲跨文化研究,以及她参与的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吴宗杰教授的文化遗产研究。

1.jpg

2.png

    吴宗杰教授充分肯定了这种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对话“跨学科对话的重要意义是同学们的介入,学生的研究是真正能够建立实质性纽带的。我们语言和文学最根本的是对意义的关注。话语是其学科落脚点,意义是研究支点。遗产的意义,需要更多通过中国的古籍、地方志来对它进行重新定义,这就迫使我们对整个西方的遗产概念,包括建筑、考古等问题的关注。这种关注带来跨学科、批判的视角。”

3.jpg

    嘉宾发言之后进入论坛第二环节——博士专题研究报告。建筑系博士生李乘是建筑师,他分享了丰富的设计案例,指出建筑设计应从遗产、历史更深层次上叙述。建筑系博士生张蕾以九寨沟古建筑修复项目为例展示了遗产“可利用”策略。她的团队对建筑现状进行分析,制作了三维模型,对古建筑进行“可利用”性恢复。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博士生马妮介绍:“儒家经典视域中的邹城先秦遗迹阐释与遗产话语重构”,试图跨越文化、历史、文化遗产、经学等话语界限,探索基于经学注疏传统的中国遗产话语范式。博士生马庆凯交流的题目是“超越物质原真性的探索:以历史场所作为敘述媒介”。其他师生也讲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视角:夏翠君博士的青田侨乡身份建构研究,访问学者杨明蕊的云南哈尼梯田遗产与身份研究,章君艳的安徽绩溪广场舞与乡土文化研究,张凯的沂蒙山乡村规划与城市复兴研究、唐田军的建筑遗产、建筑设计和方法论等等。衢州建设局工作人员专门乘高铁赶来参加论坛。

4.jpg

    

论坛第三环节是自由讨论。吴总杰教授指出“我们就是讲地方故事,把文化记忆叙述、展示出来。我们不做建筑,但是我们却关注建筑的意义。”沈老师指出“吴老师团队是用故事写建筑,我们是用建筑写故事。”李乘博士则从建筑师角度感叹,他们常常受到项目进度的制约,其实非常需要前期深度文化挖掘。傅舒兰老师阐述了在规划中如何处理文本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。沈杰教授提出,文本有真伪,神话传说,疑以传疑,就可能成为地方口述史,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。吴宗杰教授认为“我们其实是给规划团队做一个文化底本。”而沈杰教授表示非常赞同“拿到这个文化底本,如何规划设计如何以古为新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了。”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。

三位博士生导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以及在场的师生都表示,学科对话非常必要,这次论坛碰撞出了很多火花和灵感,大家非常期待更多类似的跨学科对话以及课题合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文字及图片来自外语学院)

5.jpg